他們雖身體有缺陷,卻自帶光芒,傳遞生命逆襲的偉大力量。9月25日,“鑄牢共同體·自強耀天山”——2024年新疆殘疾人先進事跡宣講系列活動在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啟動。
盲人作家馬序坤正在宣講。 石榴云/新疆日報實習生 劉旦 攝
當日,盲人作家馬序坤、全國殘運會冠軍禇長昊、全國自強模范楊波、殘疾人創業者代曉靜以及盲人旅行家曹晟康紛紛上臺,深情講述了各自的奮斗故事。
馬序坤,因后天視網膜色素變性而轉入盲人學校,從零開始學習盲文與自理技能。她以文字為舟,載著心靈所見的世界,通過《心中的篝火》一書,榮獲全國盲人優秀書籍三等獎,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
禇長昊,在無數次頭撞終點、負重游泳的艱難訓練中,克服嗆水的痛苦,最終站上了全國殘運會的領獎臺,展現了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
代曉靜說:“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淋雨的人撐把傘。”目前她已無償幫助3名困難青年踏上創業之路,傳遞著溫暖與希望。
“每個人都有權利追尋自己的夢想,我能做到,你們也同樣能做到!”曹晟康的話語激勵著在場的每一位青年。他雖幼年失明,卻未放棄探索世界的夢想,足跡遍布六大洲、38個國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讓世界看見我”的堅韌與勇氣。
當馬序坤分享自己寫作經歷時,臺下觀眾無不動容,掌聲雷動。觀眾毛江感慨道:“真的太不容易了,難以想象她在黑暗中如何堅持寫作,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作為健全人,我們更應勇敢面對困難,不輕言放棄。”
宣講結束后,觀眾紛紛與宣講團成員合影,殘疾青年梁文彬在與曹晟康合影后,鼓起勇氣自我介紹:“我愛乒乓球和騎行。”這簡短的介紹,他用了很長時間。他的家長表示,是宣講帶給他無限激勵與勇氣。
宣講系列活動將以巡回演講和進機關、進社區、進軍營、進農村、進企業、進校園的“六進”方式進行,覆蓋全疆六地(州、市)。宣講團成員由14位殘疾人先進典型及其親屬組成,他們將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享勵志故事和心路歷程,展現殘疾人群體的精神風貌和新疆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成果。
(記者 范瓊燕 實習生 劉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