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訊(記者 謝慧變報道)“為什么紫甘藍會變色”“在家里如何自制碳酸飲料”……4月21日,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劉鐵通過“水與人類”科普互動實驗,帶著現場的小學生重新認識了“水”。
當日,新疆第55個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動在新疆科技館啟動。今年的活動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活動現場同時舉辦了“告白地球”科普攝影作品展、“自然之聲”科普報告、 “詩境物華”科學繪畫制作和“觀書有感”優秀科普圖書閱讀賞析等活動。
其中,“告白地球”科普攝影作品展分為“人與生靈”“人與地球”“和諧共生”三個主題,將持續在新疆科技館展示一周,隨后將在烏魯木齊市各中小學進行巡展。
參加完活動,來自烏魯木齊市第122小學的學生張梓萌說:“今天的活動讓我對生活的環境有了新的認識。地球很脆弱,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它?!?/p>
4月21日,新疆第55個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動在新疆科技館啟動。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謝慧變攝
自治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張國領說,新疆屬于干旱半干旱區,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相對脆弱。今年的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動將深入全疆各地中小學校,希望能從青少年抓起,從下一代抓起,讓孩子們更加關注我們的生態環境,從一點一滴提升公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記者了解到,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動還將在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和田地區的各中小學開展系列“科學家進校園”活動,活動為期一個月。
此次活動由自治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新疆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新疆自然資源學會等單位聯合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