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撲!”“搜!”……這兩天的烏魯木齊天寒地凍,張曉東帶領一支“汪汪隊”在自治區公安廳特警總隊訓練基地開展冬訓,錘煉戰斗意志。
今年35歲的張曉東是自治區公安廳特警總隊特戰支隊五大隊副大隊長,是名副其實的訓犬達人,他一手“培養”的警犬“南山”被公安部評為功勛犬,他為“汪星人”設計的鞋子,拿到了國家專利證書,他還為全疆特警警犬專業編寫過教材。
張曉東帶警犬訓練。自治區公安廳特警總隊特戰支隊供圖
張曉東是軍人出身,有著2年軍犬訓導經驗。步入警營后,自治區公安廳特警總隊成立警犬技術中隊時,他第一時間寫自薦書,匯報自己對警犬事業的熱愛、特長和經驗,如愿進入中隊成為警犬訓導員,成長為專攻難關的“訓犬先鋒”。
“只要肯鉆研、有耐心,即使是幼犬也能成為戰場神兵。”張曉東說。“菜刀”是張曉東訓練的第一只警犬,那是他在眾多幼犬中一眼相中的馬里努阿犬。
然而“菜刀”不領這份情,與張曉東保持距離,不太配合訓練。這可把張曉東急壞了,因為按照規定,幼犬經過訓練無法達到考核標準,就要被淘汰。
為留住“菜刀”,張曉東和它訓練生活形影不離,培養感情,建立信任關系,有時連睡午覺都抱著它。后來,張曉東發現“菜刀”的嗅覺非常敏銳,便重點對它進行搜爆訓練。經過30天特訓,“菜刀”在搜爆演練時總能快速找到爆炸物,成為眾多警犬中的佼佼者。
張曉東帶警犬訓練。自治區公安廳特警總隊特戰支隊供圖
2020年,全國“紅藍對抗2020”警犬查緝電詐工具實戰大比武舉行,張曉東選中不到1歲的“南山”去參賽。雖然張曉東有豐富的訓犬經驗,但“南山”犬齡小,行為和動作不成熟、性格敏感,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會害怕躲避,所有人都不看好這對“搭檔”。
張曉東每天5點起床帶“南山”長跑、做游戲,努力培養親和關系,制定科學、嚴密的訓練計劃,像朋友一樣和“南山”共同完成計劃。在那次實戰大比武中,張曉東獲得“查緝先鋒”稱號,“南山”獲得“查緝電詐工具功勛犬”稱號。
同樣是2020年,張曉東攜“南山”參與專案偵辦任務,搜查大量可疑包裹,查獲一批銀行卡、U盾、電話卡、POS機等電詐工具,保護了人民群眾財產安全,也將警犬技術應用與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深度融合。
張曉東14年如一日扎根警犬訓練和應用,培養出12名徒弟,訓練出4只優秀警犬,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3次,個人嘉獎13次,近日又被自治區公安廳授予“全疆優秀人民警察”稱號。
同事們都說,張曉東身上最閃耀的特質在于精益求精。他立足反復實踐調研,打破“一只治安巡邏犬只認一個主人”慣性思維,構建“一犬多人攜帶”應用模式,提高了單犬使用率和機動性,有效緩解基層民輔警帶犬壓力。他還起草制定警犬訓練教材、方案,為新疆特警警犬專業工作提供翔實可行的教學依據、制度支撐、參考建議。
為解決新疆戈壁、冰雪、山林復雜地理環境對執行任務中警犬行走干擾較大的實際問題,張曉東帶領同事研發制作出“工作犬防護鞋”,進一步提升警犬在復雜環境中的作業能力,并獲得國家專利。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奮斗者。張曉東說,要繼續帶著“無言戰友”守衛平安,在新疆這片熱土上書寫人民警察的忠誠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