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記者來到新疆昌吉州呼圖壁縣五工臺鎮龍王廟村1800畝的天府苗木合作社的精品海棠種植基地,如今這里香妃海棠果進入了收獲期,紅彤彤的果實掛滿枝頭像一顆顆紅寶石,濃濃果香飄散在整個果園。
在天府苗木合作社理事長牛站江的身后,連片的香妃海棠樹一眼望不到邊,紅彤彤的果實已進入收獲期。合作社社員們忙著采摘海棠果,采摘好的海棠果經過分揀、包裝、預冷等工序后,由經銷商銷往全國多地市場。面對今天的成功,牛占江回憶起從事苗木并轉型發展林果業的經歷內心充滿太多的感慨。
接過父親接力棒 成為苗木種植達人
2006年,三十而立的牛站江在接手老爹的100畝地上,籌資引進新品種,他根據市場需求缺什么種什么,什么貴種什么,老爹不敢搞的,他一栽就是兩萬棵。經過十年間摸爬滾打,他的苗木合作社發展到1000多畝,并成立了天府苗木合作社,他成為全縣響當當的苗木大戶。經過多次國內外考察,大大開闊了眼界。
牛占江說:“先后五六次到歐洲考察,也多次考察了東北、及河北、山東、河南等,特別是去南疆考察林果業,看到人家都在建果園那時候,想著回來把自己的海棠果品種擴大種植,因為香妃海棠已適應這里的氣候環境。”
2009年牛站江從東北引進了香妃海棠,試種后發現海棠非常適應新疆的土壤、氣候條件,果徑在50毫米左右,糖度在25左右、果
品表現出了超越原產地的優良品質,在市場很受歡迎。試種成功后,牛站江就有了在呼圖壁縣大面積推廣香妃海棠的種植的想法。2010到2016年,是呼圖壁縣苗木發展的黃金時期,也就是這個時期牛占江的苗木面積達到1600多畝,牛占江也積累了財富和實力。
開發戈壁荒灘 遭遇到種種困難
2017年的秋季,牛站江開始謀劃著尋找合適的地塊發展自己的果園,正好碰見五工臺鎮龍王廟村附近的大面積荒地,于是他利用苗木抵押貸款,籌集了3000多萬開發資金,果斷地簽上承包30年的合同,就開始了在戈壁荒灘建設果園的計劃。
開發戈壁荒灘,并沒有預想的順利,由于經驗不足,苗木成活率低,樹苗栽上后當年他遭遇到全軍覆沒。
牛占江說:“第一年秋季把樹苗栽掉后成活率低得很,第二年就活得稀稀拉拉,就全部毀掉,又重新種了一次。”
這片戈壁灘土層就是50公分左右厚。土地流轉回來以后啊,他買了幾臺裝載機,又租的幾臺推土機把地掃平,開始挖管道鋪滴灌。種植苗木水是關鍵,為保證水源他在地面挖一個小塘壩,但由于土層太薄,缺少涵養水源的功能,土地澆水后立馬就干了。
戈壁荒灘上開發建設果園,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首先是缺水,接著是三年疫情,最大的困難是苗圃銷售遇到困難資金斷鏈,苗木的管理人工修剪都跟不上。
牛占江:“這1,800多畝地修剪和整理果樹,拉枝一次花費了就接近200萬,因為一天需要幾百個勞動力”。
牛占江的遭遇也讓親戚朋友都為他擔心,加上自己身體出現問題,妻子埋怨他說,如果當初傾聽家人的勸阻不去開發這些荒灘,也不會有這么多困難。但在挫折目前,牛占江沒有灰心,他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牛占江遇到的困難也牽動了有關部門,縣委、縣政府也為牛占江的果園建設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2019年,縣水利局爭取了300萬元項目資金,建了塘壩蓄水,保證了果園的用水。
發展林果業 不惜重金引進人才
有了水源保障,果園的發展就有了希望。牛占江經過前些年多次到歐洲及山東、東北地區考察,不惜花重金引進人才技術來指導海棠果的管理技術。
牛占江:“我從東北請了個還是個土專家,一個月2萬元的工資,一年工作5個月時間,一年給了10萬塊錢,已連續指導三年了。”
“抬頭是柴火,低頭就干活”這是通過不斷得總結和學習對果樹管理拉枝技術的一個總結。
牛占江說:“拉完枝以后往開一長他就容易掛果,形成花芽,要往上長枝條不掛果,拉下來的枝條營養一回流啊,它就形成花芽,一形成花芽它就掛果了,就可以掛果了。”
這幾年,在果樹管理上,牛占江下足了功夫,也吃盡了苦頭,每年的春節剛過,他就要開始修剪枝條。當大多數人還在“貓冬”,很多人還沉浸在春節的節日氛圍的時候,牛占江就帶領工人,踏雪奮戰在戈壁雪原上。
天道酬勤,果園迎來豐收季
一分辛苦,一分收獲。2012年果園開始零星掛果,畝產300公斤左右。今年,春天雖然遭遇凍害,由于加強管理,畝產在500公斤左右,商品果預計總產在500噸以上,批發價每公斤12元,除去人工工資純利潤在300多萬元。
在牛占江的海棠果分揀車間,記者剛好遇到前來洽談采購山東客商李建業。李建業告訴記者:“我來自山東煙臺棲霞市啊,因為新疆的地理環境氣候,日曬日照啊都適應這個香妃海棠的生長,它的口感特別香甜脆,受到全國人民的喜愛,批發到沿海城市每公斤可以買到50元錢。”
目前,前來洽談采購香妃海棠果的客戶有六七家之多,為了穩定客戶,牛占江采取包攬果園的方式,分別劃片把果園交給不同客商。
海棠果的收獲季,也帶動了周邊農戶及務工人員前來打工。二十里店鎮林場村村民 李慧榮說:“我們隊上有十幾個人天天過來就來撿果,現在我們就是按天工算嗎一天一百多塊錢,也挺好!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啊,對解決了我們一天150塊錢,你閑著在家也是閑著呀。”
同樣,在千畝的海棠果園,這里也呈現出一片火熱的勞動場景,這里的用工人員也主要是五工臺鎮龍王廟村的村民,以及二十里店鎮林場村的村民。
對于牛占江發展果園的事業,也得老鄉們的肯定和贊賞,同時也帶動了更多的人走上林果業。
二十里店鎮林場村村民李金賢說:“牛占江轉型還是比較快,他腦瓜子聰明向前看的遠,種果園在我們林場是第一個,說起來在呼圖壁縣也是第一個。在對待工人方面,牛占江從來不拖欠一分工資,都是及時兌現。”
荒灘變果園 新疆果業添新星
面對著果園的美好前景, 牛占江對今后的發展更是充滿了希望,他除了對現有的果園進行定植,還準備廣大果園的規模。同時,在牛占江的帶動下,呼圖壁縣已有四、五家苗木種植大戶開始轉型發展香妃海棠果的種植。目前全縣海棠果種植面積達到1萬多畝。
龍王廟1800畝地的果園已成規模,不僅改變了這里的氣候環境,也帶動了五工臺鎮及其南部山區旅游業的發展。果園的旁邊就是龍王廟村,村民魏秀英在路邊開起了商店和農家樂,生意也是蒸蒸日上。
龍王廟村村民魏秀英說:“我們這旁邊都是果園,春天是花,秋天是果,真是人來人往真是多了,風景來好了,人來多了。商店的生意得好了。”
目前,牛占江已注冊了“醉香妃”海棠果商標。面對著果園的美好前景,牛占江對今后的發展更是充滿了希望,他除了對現有的果園進行定植,還準備廣大果園的規模,并計劃投資1200萬元,建設冷庫、車間,走果品深加工之路,生產香妃果醬、果丹皮等,讓香妃海棠果及其深加工成為新疆果產業又一個新星。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張軍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