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賽道上,新疆近期動作頻頻——
先是印發《自治區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后又出臺支持氫能產業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
《行動方案》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新疆如何對氫能進行謀劃與布局,推進氫能產業鏈的完善與建設核心抓手是什么?實踐過程中如何保障《行動方案》有效落實,推動氫能產業有序發展?近日,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處處長計芳君就上述問題做了解讀。
緊抓機遇釋放優勢能源資源潛力
7月28日,位于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海天達夏孜蓋光伏開關站工作人員進行日常巡檢(無人機攝)。何承強攝
氫能,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又可持續。
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對氫能產業發展進行了部署。
發展氫能,新疆有何考量?
計芳君介紹,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是連接中亞、歐洲的對外貿易樞紐,煤炭、油氣、風、光等能源資源儲量、產量及開發條件均位居全國前列,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自治區黨委十屆八次全會明確要著力釋放優勢能源資源潛力。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系統謀劃和整體推進新疆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經報請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編制印發了《行動方案》。
目前,新疆已經匯集了一批優勢氫能骨干企業,不斷吸引資源、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集聚。
8月30日,我國規模最大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項目——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全面建成投產。此外,深圳市氫藍時代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先后在庫爾勒、伊寧落地氫能示范項目,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等央企也擬在新疆布局氫能。
立足資源和場景優勢推進各領域應用
克拉瑪依中蓄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查看設備運行情況(資料圖)。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鄒懿攝
《行動方案》在推進氫能的各領域應用方面是如何布局的?
“立足資源和場景優勢,堅持以市場應用為牽引,圍繞有序推進氫能在工業、交通、能源等領域規模化應用進行了部署。” 計芳君說。
部署工作首先是積極推進工業領域應用。擴大工業領域綠氫替代應用規模,引導合成氨、合成甲醇等行業由高碳工藝向低碳工藝轉變,促進高耗能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推進氫能與多晶硅、煤化工行業融合低碳發展。推動鋼鐵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其次是有序推進交通領域應用。依托大型礦區、煤電、煤化工、煤焦化及石油化工基地,引導氫能重卡大宗貨物短倒,開展采礦車、叉車、擺渡車等特種作業車示范。探索氫燃料電池車輛在物流、市政、旅游等領域應用。
再次是促進氫能和新能源多能互補應用。鼓勵條件適宜的地州,通過風電、光伏電解水制氫開展新型儲能和調峰示范。開展“風力/光伏發電+氫儲能+氫能重卡運輸+氫能無人機巡檢綜合應用”等多能互補應用場景。
同時,探索氫與天然氣混合發電等新型技術應用。開展氫電融合微電網示范,推動燃料電池熱電聯供應用實踐。探索“氫能+數據中心”等創新型應用。
以建設氫能產業示范區為抓手推進全鏈發展
新疆如何推進氫能產業鏈完善與建設?答案是以建設新疆氫能產業示范區為抓手,推進氫能產業全產業鏈發展。
計芳君介紹,將選擇資源條件適宜、地方和企業有投資發展意愿的地州,建設一批自治區氫能產業示范區,示范區內推進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集聚發展,成熟一個,推進一個。
為加快推進示范區建設,自治區配套出臺了支持氫能產業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氫十條”,從示范區建設、企業培育、風光資源配置等多方面給予支持。
“獲得批復的示范區將按照‘一區一政策’原則,結合示范區實際和需求,形成支持政策包。”計芳君說。
同時,新疆還提出以工作協調機制和產業發展聯盟兩大機制保障氫能產業發展。一是成立由發改(能源)部門牽頭,科技、工信、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交通運輸、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組成的工作協調機制,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協調方案實施、項目推進、政策擬定、試點示范等各項工作。二是成立自治區氫能產業發展聯盟,通過政府搭橋、龍頭企業牽頭,邀請氫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相關高校、科研機構積極加入,集聚優勢資源,建立行業協同創新機制,聯合攻克關鍵共性技術難題。
計芳君表示,接下來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將加強統籌協調,逐步完善氫能領域政策規范體系,推進建設一批氫能產業示范區和示范項目,積極有序推動氫能產業集聚發展。
(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