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十二師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在“屈宏手工創意工作室”內學習剪紙。 近年來,十二師職業技術學校立足學校實際,不斷發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主動參與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培養更加優秀的職業人才。李羚蔚 程雪怡 攝
7月3日,在可克達拉市荷荷圖文廣告有限公司內,新入職員工(右)在老員工指導下操作打印設備。今年以來,四師可克達拉市出臺一系列措施,助力職工群眾在“家門口”找到工作。楊俊欽 攝
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開展2023年“學生企業面對面”系列活動。圖為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了解招聘信息(資料圖片)。 趙珍 楊慧 攝
6月4日,六師新湖農場婦聯結合婦女群眾就業創業需求,聯合六師五家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辦插花制作技能培訓班,圖為學員在學習插花技藝。甘露 攝
連日來,兵團2023年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正在進行,各類網絡招聘會、現場招聘會、專場招聘會、就業創業指導等活動,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提供多樣化就業服務。今年以來,兵團一系列聚焦穩崗位、長技能、促創業的政策接連落地,廣開就業門路。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近年來,兵團黨委堅持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強化重點群體就業供需匹配,精準精細優化服務,擴大就業容量,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就業總量持續增長,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就業質量顯著提升,職工群眾幸福感明顯增強。2022年,兵團城鎮新增就業8.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71%;3.3萬余名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較2021年增長4.3%;0.9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聚焦一個“穩”字,兵團穩就業政策措施迅速出臺。為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出臺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打出“降、緩、返、補、擴、提”政策“組合拳”。2022年,兵團社會保險“降、緩、返、補、擴、提”助企紓困政策落實19.01億元。
穩就業,關鍵要穩住市場主體。兵團各部門、各師市聚焦市場主體,堅決落實國務院、兵團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推進社會保險補貼、穩崗返還等惠企政策落地見效,切實降低了企業用工成本;全力推動“10+N”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全面對接市場主體需求,全方位搭建供需平臺,進一步幫助企業緩解用工難問題,從源頭上穩住崗位、穩住就業、減少失業。
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至關重要。兵團黨委將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優質崗位征集力度,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招聘、“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工作,加強職業指導和幫扶,助力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能在家門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我很滿足。”家在三師四十四團十三連的熱依拉·麥麥提說。去年,新疆農發集團農業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在該連建了萬畝果蔬基地,她通過集體招聘的形式被該公司錄用。一開始熱依拉·麥麥提不懂技術,在基地接受了技術指導后,現在,從霧化、注水到采菇各個環節需要的技能,她都能熟練掌握,這讓熱依拉·麥麥提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近年來,為了給廣大職工群眾提供便捷服務,兵團人社系統多渠道收集一、二、三產業崗位用工信息,支持團場富余勞動力多渠道就業創業,兜牢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人員等困難群體就業底線。
多方合力深度挖潛擴大就業容量。兵團人社系統聚焦創業創新,強化靈活就業、自主創業擴就業,持續加大對初創實體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建設一批高質量創業孵化載體,推進兵團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認定工作;持續推動多渠道靈活就業,鼓勵個體經營,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強化對靈活就業人員的就業服務,加快完善相關勞動保障制度。
各項幫扶政策落地見效,穩就業工作主體責任日趨壓實,就業指導服務做細做實,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精心、暖心:
——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以企業職工、失業人員等為重點,組織開展針對性培訓,有效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深入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促就業行動,加快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著力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
——推進就業服務質量提升工程,統籌開展好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活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行動等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助力勞動者求職。
有穩定就業,職工群眾才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下一步,兵團將緊盯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工作要求,扎實做好增容擴崗、穩企穩崗、創業就業等工作,為職工群眾實現自身發展提供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