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站在新的起點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新思路、新舉措,如何實現新作為?2月25日,記者采訪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黨委書記楊秀理。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黨委書記楊秀理接受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專訪。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巴莎·鐵格斯 通訊員 劉成剛攝
以實干推動經濟有效提升
伊犁州資源富集、生態優越,區位、政策優勢疊加,隨著黨的二十大各項戰略部署的全面落實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伊犁州正處于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和發展重要窗口期。
“我們將進一步找準伊犁在全疆、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高效做好‘三個統籌’,發揮區位、政策、資源、生態、人文等‘五大優勢’,圍繞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綠色轉型發展方面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模式,加快建設具有伊犁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楊秀理說。
站在新起點,伊犁州將集中力量加快煤炭煤電煤化工、石油石化生產加工、綠色礦業、紡織服裝、綠色有機果蔬、有機糧油、優質畜產品、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建設,大力實施促進就業、增收致富、全面健康、社會保障、安居改善、公共安全“六大民生工程”,扎實做好以鄉村振興為重點的“三農”工作,深入推進消費提質升級,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重要支點,著力打造一批百億級、千億級產值的產業集群,以實干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努力在全疆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
深入實施旅游興州,大力推進文旅融合
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譽,旅游資源豐富、獨具魅力。在2022年召開的自治區旅游發展大會的影響帶動下,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伊犁旅游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2022年夏季,位于伊寧市六星街景區的亞歷山大手風琴博物館在旅游旺季迎來全國各地游客欣賞節目。賴宇寧攝
“我們將在拓展擴大旅游消費上下功夫,將2023年作為旅游質量提升年,圍繞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深入實施旅游興州戰略,大力推進文旅融合工程、旅游景區內涵提升工程,創建一批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和旅游特色街區、文旅夜間經濟消費聚集區、旅游度假區,全力推動旅游與農業觀光游、工業體驗游、口岸購物游、紅色研學游、采風創作游、低空飛行游等新業態相融合,不斷提升景區景點品質、豐富旅游產品業態。”楊秀理表示。
為真正把旅游業打造成朝陽富民產業,伊犁州加快補齊“三難一不暢”基礎設施短板,大力實施“引客入伊”行動,持續辦好系列旅游節慶活動,逐步推動觀光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點線游向全域游轉變、白天游向全天游轉變、夏季游向四季游轉變、新疆游客占多數向全國游客占多數轉變,進一步打響“新疆好地方·伊犁好風光”旅游品牌。
豐富對外開放載體,提升對外開放層次
伊犁作為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最大的優勢在區位,最大的潛力在開放。
“我們將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重要支點建設,立足‘兩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綜合保稅區)、‘三口岸’(霍爾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伊寧航空口岸)、‘一中心’(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以‘兩霍兩伊’一體化發展為支撐,積極融入自治區‘一港、兩區、五大中心、口岸經濟帶’建設,豐富對外開放載體,提升對外開放層次,全力打造亞歐黃金通道樞紐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打造對外開放大平臺。”楊秀理說。
伊犁州將持續深化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一區三園”和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改革,以中哈合作中心、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國家級對外開放平臺為依托,積極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全力推進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霍爾果斯片區申建工作,進一步暢通對外開放大通道,不斷提升與周邊國家和國內先進省份的交流合作水平,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探索利益分享機制,加快建設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千億級產業園區,吸引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加速集聚,推進形成“西引東來”“東聯西出”的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鏈。
華電伊寧市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集控室內,工作人員正在通過大屏幕監測設備運行情況。孫藝男攝
在建設對外開放大門戶方面,伊犁州堅持“一口岸一特色”,加快完善各口岸基礎設施,加強“智慧口岸”建設,提升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公路口岸和霍爾果斯8個功能性口岸能級,推動都拉塔口岸申報肉類指定口岸,進一步找準口岸定位、做強口岸產業,大力發展服務經濟,提升對外貿易便利化水平,促進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口岸經濟轉型。
伊犁州將堅持以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為龍頭,伊寧市、奎屯市為兩翼,各縣市為縱深,采取“前店后廠”模式,大力發展“邊民互市+落地加工”特色邊貿產業,推動霍爾果斯市、伊寧市申報全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加強同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沿線國內省份和江蘇省的交流合作,促進外貿、外資、外經聯動發展,力爭海關進出口總額突破百億美元大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力建設農業強州
伊犁是全疆的農牧業大州,土地肥沃、氣候溫潤、雨量充沛,是新疆重要的糧油、蔬菜、林果、畜產品生產基地和伊犁馬、新疆褐牛培育基地,是全國最大的薰衣草生產基地,農產品天然品質好,具有發展現代農牧業得天獨厚的比較優勢。
2022年秋季,昭蘇縣喀拉蘇鎮農民小麥喜獲豐收。賴宇寧攝
“我們將圍繞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以糧食產能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畜牧業振興、農業產業集群建設、農牧民增收致富、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建設‘六大專項行動’為抓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力建設農業強州,著力打造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全國綠色有機畜產品生產基地。”楊秀理說。
在推進鄉村振興方面,楊秀理表示,伊犁州要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抓好鄉村發展。圍繞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著力提高農業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標準化水平,大力實施綠色有機果蔬、有機糧油、優質畜產品產業集群行動計劃,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加快引進培育一批領軍型涉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提升產業鏈水平,打造糧食、肉牛肉羊、棉紡織綜合產值超百億元的重點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堅持“退一進二進三”,穩定提升農業全產業鏈吸納就業能力,大力促進農民就近就地就業,不斷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比重,做到地盡其用、人盡其才、業盡其利。二是全力抓好鄉村建設。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體現特色,科學規劃村莊布局,扎實推進鄉村道路、水質提升、農村電網、清潔能源、農房質量安全提升、防汛抗旱、智慧農業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教育、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水平,加大環境衛生整治、色彩合理搭配等美化力度,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三是全力抓好鄉村治理。堅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優先方向,強化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治理體系,統籌做好文化潤疆、移風易俗、平安鄉村建設等工作,努力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善治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