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十三五”時期,隨著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戶外運動逐漸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生活方式,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參與人數持續增加。伴隨戶外活動、戶外運動參與人數與日俱增的是戶外垃圾。戶外垃圾不僅給自然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破壞,甚至危及周邊居民及旅游者的身心健康。
鑒于隨戶外活動參與人數增加后日趨嚴重的環境破壞問題,中國探險協會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在新疆和田被譽為東方龐貝的尼雅遺址,舉辦首屆“尼雅論壇”,向全中國4億戶外愛好者發起《尼雅宣言》,倡議戶外愛好者、探險者“零廢棄”——在戶外活動中妥善處理廢棄物,保護環境原有風貌,愛護歷史遺存;并將“零廢棄”的理念傳播到全社會,使之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尼雅宣言》全文:
戶外活動泛指在自然環境進行的休閑、旅游、露營、運動。
基于“零廢棄”理念,戶外活動前做好準備
第一條:戶外活動者承諾在戶外活動前做好計劃和準備,使得活動過程對自然環境低影響、低危害。
第二條:承諾根據戶外活動的內容、行程,攜帶適用、適量的露營裝備、食物與生活用品,盡力減少垃圾產生。
戶外活動時保持自然環境原有風貌
第三條:承諾在可耐受地面露營,包括規劃好的固定營區、巖石路面、礫石路面、干草地或雪地等。
第四條:承諾在對地面可能沖擊較大的露營活動時,選擇于無植被區域進行,盡量不砍伐樹木、開辟新路和建設營位。
第五條:承諾保護文物古跡等歷史遺存,未經允許不觸碰,嚴格做到不破壞。
戶外活動時妥善處置廢棄物
第六條:承諾戶外活動中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及任何難以自然降解的物品,實現垃圾減量。
第七條:承諾戶外活動中盡量避免使用香皂、牙膏、洗潔精等化學用品,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第八條:承諾戶外活動中大小便遠離水源,并及時用沙土掩埋;生活污水排放至離營地和水源60米外的區域。
第九條:承諾將廢棄物打包帶走、妥善處理;對廢棄電池、污油等危險廢棄物分類處置,在條件允許時投放于廢棄物回收站。
第十條:承諾將他人的廢棄物打包帶走,妥善處理。
戶外活動時合理用火
第十一條:承諾在山野活動時盡力減少篝火的影響,嚴格遵守季節性禁火等管理條例。
第十二條:承諾在專業露營地用火時嚴格遵守營區的管理規定,確保在非防火季節、無火災隱患的情況下正確使用火源。
第十三條:承諾撤營時將火徹底熄滅,燃料燃盡、成灰后將冷卻的灰燼帶走。
戶外活動中尊重、愛護野生動植物
第十四條:承諾戶外活動中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尊重其習性,不喂養、不驚擾、不捕殺、不食用。第十五條:承諾戶外活動中不隨意采摘、挖掘野生植物,不故意破壞野生植物,需要開路時,盡力保護樹木、藤條的主干。
支持戶外活動“零廢棄”理念的傳播
第十六條:承諾無條件支持戶外活動“零廢棄”倡議,推動戶外活動愛好者、探險者愛護自然環境、保護歷史遺存。
第十七條:承諾遵守、執行戶外活動“零廢棄”相關辦法、標準。
第十八條:承諾盡力推廣戶外活動“零廢棄”方法,分享實踐經驗,使其得到更廣泛推廣、實施。
第十九條:承諾盡力敦促、協助政府職能部門、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媒體加速戶外活動“零廢棄”理念的貫徹與標準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