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二十大報告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全面系統深入地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這是對黨的現代化理論的重大豐富和發展,也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突出亮點和創新點。全面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這一重大論斷,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使命和任務。對兵團高校而言,準確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深刻領會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的使命任務和必然要求,深刻領悟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積極回應兵團現代化本質和內涵的要求,加快推進兵團高等教育現代化,賦能兵團現代化建設、特殊使命履行、特殊作用發揮,努力形成新時代兵團維穩戍邊新優勢,是兵團高校必須回答好的重大時代命題,也是兵團高校肩負的重要歷史責任。
答好“根本保證”之問
以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必須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這是兵團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是引領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不斷前進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根本政治保證。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必須堅決捍衛“兩個確立”,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堅持黨對兵團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在把牢方向中站穩守好黨的育人陣地,在忠誠擔當中履行兵團維穩戍邊職責使命。必須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著力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大力培養扎根邊疆、獻身邊疆的新時代戍邊人,著力造就“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拔尖創新人才,增強高等教育服務創新發展能力,為兵團履行“三大功能”、發揮“四大作用”提供有力人才、科技、創新支撐。
答好“全面發展”之問
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必須通過教育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兵團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教育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的現代化。人才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第一資源。教育的本質就是通過傳授知識、提高品德、啟迪智慧,培養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才,是提高每個人的生命質量、提升生命價值的重要途徑。要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規律的認識,充分把握教育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重要支撐和基礎工程的特殊意義、特殊價值、特殊戰略。要從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發揚歷史主動性,傳承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堅持立足兵團實際辦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加快構建與兵團現代化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培養奮斗精神、增長知識見識、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通過優先發展教育把人口中蘊藏的智慧資源挖掘出來,轉化為巨大的人才資源優勢,通過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大力培養愛國愛疆、擔當奉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實現教育現代化為兵團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持。
答好“共同富裕”之問
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必須通過教育現代化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這是兵團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和發源地,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要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堅持立足兵團實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要聚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等國家重大戰略要求,勇當服務創新驅動發展“領頭雁”和排頭兵,把優秀論文寫在廣袤大地上。
答好“文明協調”之問
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必須以教育現代化促進物質富裕精神富足,這是兵團現代化建設的根本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必須深入推進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科教興農強農行動,在接續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推動各族職工群眾在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上向現代化邁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深入實施文化潤疆工程、公民道德建設工程、青少年“筑基”工程,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教育引導各族師生鑄牢中國心、中華魂,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盤活豐富紅色資源,厚植深培紅色基因,充分發揮校園文化集紅色文化、軍墾文化于一體的優勢,把紅色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把胡楊精神教育作為新生入校、新教師入職第一課,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紅色革命文化滋養青年,擦亮育人底色,彰顯育人特色。要充分發揮校史館、紅色文化廣場、新時代廣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族團結教育基地、胡楊文化藝術長廊等陣地功能,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各族師生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答好“和諧共生”之問
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必須以教育現代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兵團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要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學科專業設置,突出環塔里木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研究特色,圍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等重點領域開展科技攻關。要構建以學校教育為基礎、覆蓋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教育體系,全面提升生態文明素養,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深入開展塔里木河保護行動、塔克拉瑪干沙漠治理行動等,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美麗兵團建設,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答好“和平發展”之問
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必須以教育現代化促進和平發展,這是兵團現代化的戰略需求。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兵團現代化,要發揮教育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讓各族師生樹立人類文明共同體意識,確立為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遠大志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兵團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頭堡,具有獨特優勢,隨著“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國際交往更加頻繁,勢必會創造更多的商機,匯聚更多的物流和信息流。要發揮教育在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打造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建設高端科技創新平臺,打造科技引領、國際創新的合作基地,打造中亞西亞區域創新高地。服務兵團發揮區位優勢,要積極主動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依托特色優勢產業,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不斷豐富對外開放載體,提升對外開放層次,努力在新發展格局中贏得先機,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兵團智慧和力量。
(作者單位:塔里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