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張小宓
位于澤普縣城東的澤普葉爾羌河國家濕地公園,目前正是大量候鳥翩躚翱翔、悠然嬉戲的黃金時間。
11月22日一大早,艾海提·艾合買提就拎著一瓶水開始巡護工作。今年30歲的他,是該濕地公園變遷的見證人之一。他家所在的古勒巴格鄉上古勒巴格村,離濕地公園核心區約3公里。從小在附近長大的他,現在是管護員,和20名同事一起守護著這片濕地。
澤普葉爾羌河國家濕地公園。帕爾哈提·阿布力米提攝
艾海提最喜歡濕地里的各種鳥,這個季節他每天能看到數百甚至上千只鳥,其中有很多他小時候沒見過的鳥。他喜歡去鳥島周圍,遠遠地聽百鳥爭鳴。聽多了,他從鳥叫聲就能聽出鳥兒的“心情”,“有的鳥很自由很高興,有的鳥受驚害怕了,有的是小鳥在找媽媽。”他非常熟悉這里,知道哪兒有鳥筑巢。每年鳥類孵化的季節,他都格外小心,離得遠遠的,生怕驚擾它們。
救護動物,也是艾海提的工作之一。今年2月,他發現了一只生病的大白鷺,吃不了東西也飛不起來。他把大白鷺抱回救護站,每天把魚肉切成玉米粒大小喂它。十幾天后,大白鷺康復飛走。工作以來,他陸續救過6只受傷的鳥。
從空中拍攝的澤普葉爾羌河國家濕地公園。 帕爾哈提·阿布力米提攝
每年7月是艾海提最忙的時候,濕地引洪補水要持續1個月左右,他和同事堅持24小時不間斷值守,輪班清理渠道、水閘內的淤泥垃圾、樹梢雜草等,確保水流暢通、補水到位。今年已經是濕地公園補水的第五個年頭,濕地坑塘和溝渠水面增大,水更清澈,草地、樹木長得更好,野鴨、斑鳩等鳥兒多了,活動范圍也更大了。
每年到了12月,湖水開始結冰,艾海提會和同事往湖里投放2噸左右的活魚。每天他們會在3個固定的位置投喂2次,每個點一次投喂約10公斤的玉米粒,解決冬天鳥兒覓食難的問題。一直到第二年3月。
“以前人們隨便進來放牧,現在保護起來了,鳥兒能隨便來,人不行。”艾海提說。制止從圍欄進入挖沙取土、打魚抓鳥的人,也是他日常工作之一。
艾海提·艾合買提在巡護檢查。采訪對象本人提供
2017年這里成為國家濕地公園,同年被評定為自治區級生態旅游示范區。這幾年,通過持續不斷的修復和管護,生物多樣性得到明顯改善。據統計,現在濕地共有魚類、鳥類、兩棲爬行類、脊椎動物、哺乳類動物等共105種動物,最多的是鳥類,有79種。
目前,濕地公園在做好保護的基礎上正開發旅游,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已經建好,規劃的游覽路線就是艾海提平時巡護的路線之一,沿途有荷花池、鳥島和沙湖等看點。艾海提說:“以后游客來了,我也要當好講解員,讓更多人一起保護美麗濕地。”
(張小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