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蕩漾,草木蔥蘢,水鳥蹁躚。新疆雪峰冰川孕育出的萬千濕地,隨著天山南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已成為野生動植物的樂園和展示新疆大美風光的窗口。
新疆各地踐行新發展理念,以保護促利用,以利用助保護,合理利用濕地資源,大力發展濕地經濟,生態旅游、綠色產業等穩步發展,藍綠滿目、綠沁于心的濕地不僅是生態良好之地,更成為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增進著周邊百姓福祉。
好風景“錢景”可期
11月中旬的北疆,雪落大地,萬物凋敝。然而,在昌吉回族自治州融媒體中心駐瑪納斯縣蘭州灣鎮八家戶村第一書記、“訪惠聚”工作隊隊長馬瑜看來,眼前的村莊和濕地是一片沃土,“我們要大力發展休閑觀光、鄉村旅游,打造立足八家戶村獨特資源優勢的田園綜合體項目,以鄉村旅游推動強村富民。”
八家戶村處在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中心區域,公園的游客集散中心、觀鳥臺等就在該村范圍內。近年來,濕地公園生態持續改善,游客紛至沓來,該村也依托濕地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宜居宜業的旅游村落,旅游業發展得紅紅火火。
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局長鄭磊介紹,近年來,該濕地公園在大力推進濕地公園建設、日益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積極配合周邊鄉鎮村鄉村振興建設規劃,深度挖掘濕地旅游資源,帶動蘭州灣鎮八家戶村、廣東地鄉小海子村民俗文化、鄉村旅游產業、田園綜合體等業態發展,以景帶村,努力打造一條集游、吃、住、購、學為一體的特色科普旅游線路。“我們最大限度將濕地的‘綠水青山’變成村民們致富的‘金山銀山’,實現濕地資源優勢的轉化與延伸。”他說。
走進八家戶村,喬家大院、河南老家、團結大院……一排排民宿、農家樂等各具特色,賞風光、觀候鳥、品美食、摘果蔬、釣鮮魚、住民宿、留鄉愁成為八家戶村的旅游名片。該村將周邊濕地公園、小李莊生態園、游客集散基地串珠成鏈,打造成融合生態景觀、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城市近郊鄉村旅游目的地,帶動更多村民參與旅游業。
借助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旅游業,這是新疆眾多濕地公園共同的做法。
航拍烏倫古湖。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供圖
“我們在加大科普教育的同時,大力發展‘研學+生態’游。”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局長張宜海說,福海縣按照“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在保護濕地的同時,實施了生物多樣性科普宣傳教育工程建設,其中投資4750萬元建設的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科普宣教館,將集中展示阿勒泰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成果,以及烏倫古湖生物多樣性標本。現在,濕地公園正圍繞生物多樣性科普宣教館、環湖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研學游、生態游等。
蘆葦搖曳富一方
初冬的博斯騰湖依然煙波浩淼,距離冰封雪凍還有一段時間,而湖邊的博湖縣的一些農牧民已有些急不可待了。
博湖縣烏蘭再格森鄉席子木呼爾村村民吐遜江·熱合曼就是他們中的一個。他在博斯騰湖葦區收割蘆葦有20多年了。眼下,和不少當地農牧民一樣,他正利用冬閑時間,檢修冬季蘆葦采割、拉運農機具,為冬季蘆葦采收做準備。
航拍鏡頭下的博斯騰湖濕地,金色繁茂的蘆葦長滿水面,迎風搖曳,滿目金黃,令人陶醉。年磊 攝
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水域面積1646平方公里,環湖孕育著連片蘆葦,蘆葦年產量達20萬噸,是全國四大葦區之一。
對博斯騰湖的蘆葦來說,數九寒天才是真正的收獲季。“如果不及時采收蘆葦,就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來年新發的葦芽見不到陽光,幼苗就難以生長,同時,還消耗養分影響來年的蘆葦長勢。”博湖縣林業和草原局相關工作負責人艾爾登畢力克介紹。
在蘆葦采收期,光博湖縣每天就有500多臺收割機、裝載機和1000多輛運輸車輛在作業。這些年,冬季采收拉運蘆葦已成為湖區周邊農牧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博湖縣有2000多名農牧民加入到蘆葦采收拉運隊伍之中,預計今年蘆葦采收期,人均增收1.3萬元左右。
作為新疆各地濕地中最常見的植物之一,蘆葦已成了濕地周邊人們的一件寶——除了造紙,葦葉可以包粽子,葦莖可以制作蘆葦工藝畫,還可以防風固沙,葦根還是天然中草藥。隨著各地在全面保護的基礎上,不斷落實合理利用措施,濕地資源正加速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
魚躍蝦跳螃蟹肥
和烏倫古湖打了40年交道,福海縣水產有限責任公司員工皇林寶更喜歡現在的日子。
1982年初中畢業,皇林寶就來到當時的福海漁場上班,工作就是捕撈。“那時候,早上5點就要劃船進湖打魚,風吹日曬的,很辛苦。”他回憶,不光是辛苦,因為是靠天吃飯,產量、收入都很低。
烏倫古湖草木蔥蘢,水鳥蹁躚。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供圖
隨著生態保護力度加大,為確保烏倫古湖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多年前,福海縣對烏倫古湖等天然水域實施禁漁期管理,在保障漁業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有序開展捕撈,還通過封湖封育、增殖放流等手段對烏倫古湖進行保護,確保了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
這些年,烏倫古湖的魚賣到了阿勒泰地區各縣市,還賣到了烏魯木齊市等地,“福海冷水魚”的品牌越來越響亮,特別是隨著當地旅游的發展,游客來福海縣,魚是必吃的,活魚銷售更加火爆。“烏倫古湖的魚好吃,水質是關鍵。”皇林寶自豪地說。
如今,新疆各地紛紛利用濕地保護的良好環境,發展水產養殖,魚、蝦甚至螃蟹等逐步實現規模化養殖。在緊鄰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的蘭州灣鎮八家戶村就有17個魚塘,村民們還開始試養冷水魚、蝦、螃蟹等,該村生態漁業養殖基地通過科學調控、生態養殖,形成了一條集養殖、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該村還在開發垂釣等項目。有的養殖戶承包了400多畝魚塘,今年收入預計能達到五六十萬元。
(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