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隊’‘國家人’,要深入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從中定位我們應該肩負的‘國家事’‘國家責’,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中央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從國家戰略需求中提煉科學問題,從新疆綠色發展中發現科學問題,加快實現從‘在做什么’‘能做什么’向‘該做什么’轉變,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黨委委員、所長張元明說。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作為中科院部署在新疆的一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一代代科研人員圍繞干旱區生態與資源環境領域關鍵科學問題和國家重大需求,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扎根邊疆、艱苦奮斗,科技戍邊60年。中科院新疆生地所聚焦干旱區水資源安全與保護、中亞退化生態系統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利用、礦產資源成礦機理與探測技術、人地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取得了一批獨具特色的重要科研成果,為新疆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圖為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科研人員在阿克賽欽湖調查水環境。圖由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提供
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新疆生地所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先后舉辦黨的二十大報告研讀班,召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動員部署大會,組織動員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和學生多形式、分層次、全方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科院提出的“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全面落實上下功夫,聚力攻關新疆綠色發展中的關鍵科學問題,為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圖為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科研人員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東部片區采樣。圖由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提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張元明說,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統籌開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資源利用是事關新疆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對于建設美麗中國和維護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未來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各項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驅動和引領作用,聚焦干旱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需求,圍繞干旱區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開發、生物多樣性保育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開展研究和試驗示范;高質量開展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加強新疆水資源高效配置研究,持續推進干旱區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加快推動伊犁—吐魯番國家植物園、卡拉麥里和昆侖山國家公園建設;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積極為世界干旱區生態環境保護和荒漠化防治提供‘中國方案’,共建干旱區生命共同體,高質量服務綠色絲路發展。”張元明說。
(謝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