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黑宏偉 陳薔薇
金秋九月,豐收在望。天山腳下,一場展示新疆形象、釋放開放活力、促進合作共贏的盛會翩然而至。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疆,創新運用數字化手段,首次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啟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大幕。時隔四年,中國—亞歐博覽會再次閃亮登場。
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于9月19日至22日在烏魯木齊市舉辦,主題為“共商 共建 共享 合作向未來”。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蔡增樂攝
更廣朋友圈、更具智慧創新、更強政策支持、更多合作機遇……在世界經濟總體低迷、全球化遭遇逆流背景下,作為推動沿邊開放、向西開放的重要載體,中國—亞歐博覽會的再次舉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是“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莊嚴承諾,也是“新疆從相對封閉的內陸變成對外開放的前沿”的生動寫照。
中國—亞歐博覽會是新疆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性的綜合展會。“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亞歐博覽會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已經帶來也必然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
伴隨著中國—亞歐博覽會的舉辦,新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日益廣泛深入。每一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的成功舉辦,都是對新疆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再確認,也是對新疆高質量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再肯定。
統計數據顯示,前六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境內外參展參會客商12.2萬人,累計觀展人數213.09萬,國家各部委舉辦高層論壇和專題活動54場,簽約重點項目金額超過1.3萬億元,對外貿易成交額360多億美元,在政治、外交、經貿、科技、人文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9月17日,工作人員在烏魯木齊國際會展中心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展位上整理展品。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蔡增樂攝
本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以“共商 共建 共享 合作向未來”為主題,更是彰顯了開放的新疆正向世界敞開機遇大門。本屆博覽會有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國家和地區的機構、企業以線上線下形式參加,充分發揮了博覽會經貿交流合作平臺作用,也昭示出國際性展會開放、多元、包容的時代特征。
本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到全國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薈萃境內外3600家企業參會,各參展方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深化彼此商貿投資合作、服務貿易交流,收獲合作共贏果實。“優質行業及產品推介會(RCEP成員國專場)”、韓國線上出口對接洽談會等多場高質量專題國際活動,為參展各方拓展商機、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開辟更廣闊空間。
本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更多高層次對話彰顯了博覽會的底蘊。博覽會將首次舉辦天山論壇,舉辦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區域經濟合作、科技合作、金融發展等多場專題論壇和“開放兵團”主題活動等。近30個國家部長級嘉賓和駐華使館代表將出席。國內多位部長級嘉賓、兩院院士、知名專家學者也將出席各論壇活動。屆時,通過中外嘉賓的深入研討交流,必將有力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形成一系列務實成果。
本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展覽題材包括數字化及高新技術裝備、文化旅游體育產業、能源產業、農產品食品和紡織品服裝等,一大批中國名牌和國外特色商品的入駐,顯著提升了本屆博覽會的展覽檔次。
9月17日,工作人員在烏魯木齊國際會展中心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展位上調試設備。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蔡增樂攝
不同于往屆,本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借助前沿科技手段,首次線上線下同時舉辦,不僅給中外客商帶來更加便利、高效、穩定、安全的參展體驗,更為新冠肺炎疫情下加深中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產業相聯、市場相通提供了商機。線上平臺將為參展企業提供持續一年的在線展覽展示服務,并通過專題展形式,長期為參展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國—亞歐博覽會。
迎五洲客、計天下利。新疆各族人民滿懷期待,扮靚城市歡迎中外賓朋到來。這不僅是為了辦一屆精彩的中國—亞歐博覽會,也是為了向世界展示一個立體生動、充滿活力的新疆。
責任編輯:薛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黑宏偉 陳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