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古道,也稱絲路古道。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圍繞“發掘古道資源、講好絲路故事”主題,從64條絲路古道中挑選推出西州古道、烏孫古道、桑株古道、蒲類道、車師古道、蒲犁道、弓月道、銀山道、塔莎古道、白水澗古道等10條絲路古道,作為“十四五”期間重點打造的旅游線路和產品。
讓資源更具吸引力
夏已至,貫穿鄯善縣、吐魯番市高昌區、托克遜縣三地的西州古道迎來一批又一批自駕車游客。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重點打造的絲路古道之一,西州古道沿途分布著庫木塔格沙漠、赤亭遺址、柳中城遺址、吐峪溝景區、高昌古城遺址、吐魯番博物館、交河古城遺址等景區(點)和特色文物資源。
“聽說這條古道上不僅有沙漠、火焰山,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庫木塔格沙漠的海市蜃樓景觀,太有吸引力了。”來自吐魯番市的自駕游愛好者馬成帶著家人和朋友一行6人駕駛兩輛越野車體驗了西州古道自駕游。
4月底,哈密市啟動蒲類道自駕活動,長期組織自駕游蒲類道的新疆西域青年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參加了這次活動。“這條線路與京新高速公路重合,沿途有巴里坤老城、大河古城、伊吾縣胡楊林、木壘縣萬畝旱田等,非常適合自駕游。特別是沿途所經地州分別制定了獎補政策,鼓勵我們把產品推出去。”該社總經理錢春龍說。
據了解,位于拜城縣和特克斯縣之間的烏孫古道從4月底以來不斷迎來徒步游客,游客沿途欣賞天堂湖等自然風光、“漢龜茲將軍劉平國治關城頌摩崖石刻”等古跡。位于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和莎車縣之間的塔莎古道,近日也有不少越野車愛好者前來探路。
新疆旅游景區(點)協會秘書長李磊說,新疆很多絲路古道的沿線分布著草原、森林、沙漠、戈壁、湖泊、文物遺址等景區(點)和特色文物資源,資源稟賦好有吸引力,開發古道游,可以讓人們更好地了解歷史文化和歷史遺跡,感受古道魅力。
堅持開發和保護并重
車師古道連接吉木薩爾縣和吐魯番市。從2020年開始,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魯番市聯合推進道路建設,設施逐漸完善。
“目前路基已經鋪墊完成,沿線有21處未定級的文物遺址,我們已經制定保護方案,確保交通建設和今后的旅游開發不傷及文物。未來我們將打造出一條貫穿天山南北的風景道。”昌吉回族自治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張子斌表示。
蒲犁道沿線分布著石頭城遺址、公主堡遺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石頭城遺址被納入國家5A級旅游景區帕米爾旅游區,建有保護區、緩沖區和參觀游步道。“石頭城是帕米爾旅游區的核心景點,對游客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因此保護好石頭城可以長期為附近的農家樂、民宿等帶來更多的游客。”帕米爾旅游區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
距離烏魯木齊市最近的白水澗古道是連接吐魯番和烏魯木齊的重要通道,沿線分布著峽口故城、烏拉泊故城等遺址。“我們在峽口故城旁建起了白水澗景區,發掘王洛賓西部歌王文化等,做好故城文化保護,連續多屆評選‘最美達坂城姑娘’作為達坂城旅游形象推廣人,擴大白水澗古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
“從2021年開始,新疆文化和旅游部門圍繞古道游開展普查絲路古道資源、制定絲路古道開發規劃、完善古道基礎設施等工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新疆將重點打造首批10條古道,不斷完善古道沿線縣市古道文化驛站、旅游廁所、標識標牌、通信基站、觀光停車點、加油站等配套服務設施,加強各類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改善沿線旅游發展環境,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同時,堅持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并重,講好古道故事,讓游客既能看到壯美風光,又能體驗人文風情、感受家國情懷。
做好產品研發和宣傳
新疆知名戶外達人、小羊軍團探險網負責人楊軍說,絲綢之路很有名,但普通游客對絲路古道并不太了解,要加大宣傳力度。
近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游協會依托1000余家會員單位啟動“萬車自駕游新疆”系列活動,包括“第四屆房車上的新疆”和“開著愛車游古道”等分項活動內容。“古道自駕游活動將結合絲路古道特點,分為‘公路型自駕游古道’‘越野型自駕游古道’‘徒步體驗型自駕游古道’3條線路。為推廣古道游,協會會員單位將結合‘重走玄奘之路’‘漢朝公主和親路’‘成吉思汗西征路’‘穿越昆侖之路’等4條特色線路,串聯起多條絲路古道進行推廣。” 新疆旅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曉宇說。
據了解,和田地區皮山縣文化和旅游部門正結合桑株古道線路推出相關產品,屆時將展示沿途桑株巖畫、三十里營房等昆侖山風光和歷史古跡等資源;喀什地區將盤龍古道網紅公路等納入塔莎古道線路,大力推廣塔莎公路自駕游產品;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將大力宣傳弓月道;托克遜縣將聯合焉耆回族自治縣共同推廣銀山道。
“古道經歷綿長歲月,見證著多民族、多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行走于這些古道上,可以從歷史遺跡中感受到凝結其中的家國情懷、人文風情、生動故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全說,要加強古道保護,適度開發利用,豐富古道旅游業態,做好古道旅游的宣傳推介營銷,更好地發揮古道的政治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中國旅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