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自動生產線高速運轉,紡出千萬條紗線……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41團草湖鎮,一家大型紡織服裝企業正夜以繼日地生產。
該企業的保全隊負責保障生產中機械的正常運行。“平日里,機器保養、維護與監測一定要認真仔細。”隊長艾則孜喀日·艾熱提負責保全隊30多人的管理,這樣的叮囑,他一天會重復多次。
2016年,企業去疏附縣招工時,艾則孜喀日報名來到這家兵團企業工作。5年時間里,他從普通員工成長為一線班組長,每月工資4000元以上。
“我要帶出來更多業務骨干,為企業建設人才梯隊出力。”艾則孜喀日說,“就像剛進企業時,師傅帶我一樣。”
目前,該企業員工共有4200人,其中來自疏附縣、疏勒縣、英吉沙縣等地的員工3000多名,月平均工資達3600元。
眾人拾柴火焰高,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人力。
“企業自成立以來,招工范圍就不僅僅局限于兵團,同時也在周邊縣市招收員工。”該企業總經理助理楊新宏說,無論員工來自哪里,大家都是一家人,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該企業針對一線員工長期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專業技能等培訓工作,并發起“一幫一”民族團結結對活動,兵地各族員工互幫互助,手把手互教技術、肩并肩共學文化,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幫助大批像艾則孜喀日這樣的青年員工全面提升綜合素質,快速成長為合格的產業工人。
質檢員麥麗克扎提·亞庫普過去性格內向,整天在家圍著鍋臺轉,很少與人打交道。“在家人的鼓勵下,我進入企業工作。”麥麗克扎提笑著說,穩定的工作和多彩的生活讓她越來越自信。
今年,該企業產值預計可達25億元。“企業發展離不開兵地各族員工的支持與努力。”楊新宏表示,企業將始終堅持“兵地一盤棋”思想,持續創新管理方式,推進各族員工互融互促,聚力共謀發展。(劉翔 閆嘯天)
(劉翔 閆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