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訊 (記者 趙西婭報道)11月19日、22日,阿克蘇地區、吐魯番市,新疆工程學院、新疆財經大學等高校召開“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系列座談會,用事實駁斥、回擊美西方反華勢力炮制所謂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的謊言。
11月22日,新疆工程學院召開“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座談會。圖為座談會現場。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謝龍攝
“在新疆,各族群眾勞動是自愿的,美西方反華勢力污蔑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純粹是無稽之談!”吐魯番市司法局干部賽亞熱·力提甫義憤填膺。她說,自己的鄰居阿米娜·依力尼亞孜在加油站上班,兒子在鎮上開了一家手機維修店,一家人月收入近萬元,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在新疆,像阿米娜一家一樣,各族群眾學習、工作、生活在團結和諧、親如一家的氛圍中,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
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教師依爾夏提江·艾買提曾經在烏什縣阿恰塔格鄉托克遜鐵提爾村有2年扶貧經歷,他說“幸福從來不是等來的,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該村近年來受益于就業惠民工程,持續加大就業培訓力度,如今,絕大部分村民通過自主選擇,找到了合適的工作。辛勤勞動讓各族群眾“錢袋子”越來越鼓,也讓他們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越來越足。
新疆的事情做得好不好,新疆各族人民最有發言權。新疆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理論經濟學系主任、副教授蘇來曼·斯拉木是伽師縣人,他介紹,自己從小成長的地方人均耕地面積較少,單純靠農業提高生活質量很困難。近年來,依托技能培訓,家鄉父老鄉親進入工廠、企業等工作,不僅提高了收入,也迎來了更美好的生活。“難道他們沒有流動到城市、在工業和服務領域就業提高收入的權利嗎?如果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就業也成為‘強迫勞動’的話,那世界的發展都是有問題的。”
“勞動者的馕香。從小父母、老師教導我們美好生活靠雙手創造,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新疆工程學院學生胡西旦木·艾海提說,“謊言終究會不攻自破,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立志成才,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責任編輯:劉穎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趙西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