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烏魯木齊2月3日電(記者符曉波)記者從正在進行的新疆兩會上獲悉,2020年,作為中國優質商品棉基地,新疆棉花總產量516.1萬噸,占全中國比重87.3%,全疆特色林果產量1120萬噸,成為中國最大優質特色林果基地。
參會相關領域代表及委員認為,近年來,新疆在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上不斷著力,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奮。正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說,以糧、棉、果、畜為代表的新疆特色農業正在向優質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
“以前重視數量,現在重視質量。”自治區人大代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辦公室主任毛國鋒說,博州多年持續優化棉花品種數量,定位高產優勢棉區,棉花品質得到不斷提升。
從1998年種下第一顆葡萄苗開始,具有獨特種植葡萄自然優勢的焉耆縣就定位葡萄酒產業,從示范園試種,到培育選定優質葡萄品種,再到招商引資,歷經20多年,探索出一條“企業種企業釀,從源頭把控葡萄酒品質”的市場化路線。
自治區人大代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縣委副書記、縣長蘇曉莉在兩會向記者推介:“焉耆縣葡萄酒產業已初具規模,其中地產多款紅酒獲得過世界紅酒頂級大獎。”
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作為2021年重點工作之一,提出要穩糧、優棉、強果、興畜、促特色。
蘇曉莉認為,葡萄酒是農副產品深加工的一部分,同時也被列為自治區提出重點發展十大產業之一,前景可期。“未來,我們還要發展葡萄酒莊旅游、開發葡萄籽膠囊等,不斷延展產業鏈,建議自治區層面從產業發展角度加強頂層設計和支持。”
人大代表、若羌縣副書記、縣長艾山江·艾塔洪說,若羌紅棗如今已經在國內市場打出品牌,未來紅棗產業如何進一步提質增效是需要思考的問題,“下一步,我們要培育林果龍頭企業,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拉長產業鏈,從而把價值相應拉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