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軍,現(xiàn)年45歲,中共黨員,1992年參加工作至今已經(jīng)28個年頭,現(xiàn)任北京時尚控股所屬光華集團新疆京和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是北京市勞動模范、首都“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黃學軍進廠時還不滿17歲,他的青春成長歷程植根于國企文化的土壤,從一個少不經(jīng)事的農村孩子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為一個國企負責人。他常說:“我是個農村孩子,是黨、是國企把我培養(yǎng)起來的,我是一名黨員,也是國企的一份子,我要把對黨、對國企的感恩之心回饋社會、回饋企業(yè)。”
黃學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技術過硬,能打硬仗的“拼命三郎”
京和公司董事長黃學軍,人稱“拼命三郎”。剛來和田的時候,保溫篷房建設任務非常重,京和公司一下子就拿到和田市團結新村800棟保溫篷房的訂單。那一段時間,當時作為副總經(jīng)理的黃學軍工作地點就是工地,與員工們吃住在戈壁灘上,一待就是半年,每天的餐食都是伴著風沙吃進肚子的,強烈的陽光把他曬成了“黑人大叔”。
其實,他與新疆的結緣要從2012年9月算起,當時按照企業(yè)新產(chǎn)品產(chǎn)業(yè)化推廣計劃,易拆卸柔性節(jié)能保溫篷房系列產(chǎn)品要在新疆進行安裝,他就帶領15名年輕職工,成立了篷房安裝小組,承擔了這項艱苦的任務。
新疆地區(qū)氣候自然環(huán)境惡劣,從地表向下30厘米都是沙子,每天必刮的大風卷起滿天沙塵對面看不見人,施工難度很大。再加上安裝現(xiàn)場地基質量不符合標準,預埋件尺寸錯誤等等,完全推翻了預先制定好的安裝計劃。如果等地基重新修復后在安裝工期將延長一個月,入冬之前就不可能完成篷房安裝,剩下的工程只能等到第二年3月份地面解凍后才能開始施工。延長工期不僅客戶受損失,還影響到明年佳泰公司新產(chǎn)品推廣計劃。為了搶時間,他放棄生活條件較好的招待所,帶著15名職工住進了工棚。經(jīng)過反復測量和研究,確定了通過調整骨架尺寸來彌補地基缺陷的安裝方法。
9月的新疆,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再加上干燥的氣候,讓所有人的皮膚無一例外地被灼燒。為了讓職工們吃好每一餐,他每天都步行半小時到農貿市場買米買菜,親自洗菜做飯,想方設法地做到營養(yǎng)配餐。晚上和職工們一起聊天,一起唱歌,還給兩位職工舉辦了生日聚會。11月,新疆下了第一場大雪,施工隊全部撤離現(xiàn)場,水、電也停止供應。他用融化的積雪水做飯,用小發(fā)電機照明,照樣帶著安裝小組踏著積雪有條不紊地工作。12月初,剛剛返京的他又接到緊急任務,必須重返新疆施工現(xiàn)場。但此時母親尚在病中,孩子年幼更需照顧。離家工作已近三個月,此時正是為子盡孝,為父盡責之時。心中雖有千般不舍,但他沒有選擇留守家中安頓好病中的母親,把孩子托付給了家人,毅然帶著安裝小組重返新疆,再次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憑著過硬的技術和執(zhí)著的精神,當?shù)氐男陆笫鍖λQ起了大拇指:真不愧是北京來的技術骨干。
真情援疆,培養(yǎng)一支產(chǎn)業(yè)工人隊伍
2015年,在國家“一帶一路”宏觀經(jīng)濟發(fā)展政策的指引下,在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的感召下,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光華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佳華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在新疆和田市建設新疆京和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全疆首個全產(chǎn)業(yè)鏈的產(chǎn)業(yè)用紡織品生產(chǎn)基地,為和田地區(qū)提供就業(yè)崗位,幫助職工就業(yè),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扶貧。和田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惡劣,經(jīng)濟落后,到了和田就意味著遠離都市的舒適和繁華。在得知黨組織把他納入候選人時,他找到組織,欣然接受了這份重擔。2天后,他告別了年邁多病的父母和即將高考的女兒,踏上了和田援疆之路。
和田沒有產(chǎn)業(yè)工人隊伍,2016年8月,京和紡織投產(chǎn),三個月內招錄了815名農牧民進廠當上了工人。由于沒有產(chǎn)業(yè)工人的素質,再加上語言不通,理解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企業(yè)的規(guī)章制度難以落實,工人猶如一盤散沙,曠工、遲到、早退成為家常便飯。黃學軍帶領北京26人管理團隊,認真仔細地研究職工的心態(tài),把各種規(guī)章制度簡化成簡單的數(shù)據(jù),張貼在傳達室、車間和食堂,對企業(yè)進行嚴格細致的全面管理。制度重在落實,從此,黃學軍當上了巡查員。
9點,他站在廠區(qū)大門口,跟保安一起迎接職工進入廠區(qū)。
9點30分,他巡視廠區(qū),查看車間的設備是不是已經(jīng)啟動,職工是不是已經(jīng)落位。清潔工是不是已經(jīng)清掃,食堂是不是開始準備午餐,保安是不是開始訓練……
11點,巡視廠區(qū)和車間,勸回想請假離廠的職工,糾正各種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
14點,午飯時間,到食堂查看伙食、衛(wèi)生情況,核查用餐人數(shù),詢問職工對伙食的滿意度。
15點,督促職工按時回到工作崗位,查看設備運轉情況。
17點,巡視廠區(qū),嚴肅處理出廠做禮拜的現(xiàn)象。
19點30分,晚飯時間,到食堂查看伙食情況,核對用餐人數(shù)。
20點,組織職工參加漢語學習和愛國主義教育。
21點,送職工下班離廠。
22點,到宿舍點名,核對住宿人數(shù)。
23點,查廠區(qū)安全,保安到崗情況和廠區(qū)巡視情況。
日復一日,月復一月,一年過去了,在黃學軍和他帶領的管理團隊的不懈努力下,企業(yè)規(guī)章制度已經(jīng)深入職工的心中,遵守、執(zhí)行成為習慣,偌大的廠區(qū),幾百名工人在車間里忙碌,車間之外卻猶如無人之境。秩序穩(wěn)定了,保證了生產(chǎn)任務順利進行,一個規(guī)范、有序、清潔、紀律嚴明的國企形象樹立在人們心中。
不忘黨恩,真心實意幫扶貧困職工
和田是重點貧困地區(qū),許多職工家里非常貧困,幾乎沒有家具和電器,每天食物基本非常簡單,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比較普遍。在支部生活會上黃學軍說:和田仿佛是30年前的河北農村,我就在那個環(huán)境里長大的,貧困職工生活的艱難我能理解,他們渴望脫離貧困的愿望我更能理解。咱們都是黨員,黨把咱們培養(yǎng)成為管理崗位的干部,幫助貧困職工脫貧是咱們的責任。在黃學軍的倡議下,黨支部成立了志愿者隊伍,幫助貧困職工解決缺少勞力的困難。同時還成立了愛心基金會,幫助貧困職工解決資金上的困難。
古力米熱同學是個漂亮姑娘。她考上了新疆大學科學技術學院,高興之余,可愁壞了父母。媽媽腿有病行動不便,爸爸努力工作也只能維持日常生活,一萬五千元學費讓一家人愁眉不展。當企業(yè)知道此事后,在黃學軍的倡議下,班子五名黨員共同出資一萬五千元學費。當黃學軍把學費交給古力米熱爸爸時,不善言辭的爸爸半晌沒說出話來,古力米熱的母親用生硬的漢語不斷念叨著:感謝京和,還是好人多啊。
圖爾蓀古麗·杰力力是制品車間的貧困職工,她的大女兒今年4歲,患有先天性腸外露,需要到烏魯木齊做兩次修復手術,每次手術費用2萬元。圖爾蓀古麗工作肯干,從不請假,她努力掙錢為了給孩子治病,但是她的愛人卻因為她堅持借錢給孩子看病提出離婚,圖爾蓀古麗·杰力力哭著找到黃學軍說只要能給孩子治病,多重多累的活她都愿意干。黃學軍看著重病的孩子,看著淚流滿面的母親,他鄭重地對圖爾蓀古麗說:我認了這個閨女,孩子治病的錢我出。在場的人們被黃學軍感動了,大家紛紛參加愛心基金會的捐款,三天籌集了3萬多元,黃學軍個人就捐款1萬多元。孩子及時得到了治療,經(jīng)過兩次手術,孩子已經(jīng)完全恢復了健康,每次見到黃學軍時都撲到他的懷里,給他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麥提玉蘇普·麥提努日是制品車間裁剪工,爸媽、妹妹身體多病,兩個孩子年幼,愛人為了照顧家人不能出去工作,養(yǎng)家的重擔就落在麥提玉蘇普身上。去年7月份,麥提玉蘇普突然提出要請五天假,黃學軍仔細詢問,得知麥提玉蘇普家里有三畝麥田,到了收麥子的時候了,家里沒有勞力,又怕請假影響工作,直等到麥子不得不收的時候才提出請假。黃學軍告訴麥提玉蘇普請五天假不但影響工作,對他經(jīng)濟收入來說是很大的損失,麥收的困難京和志愿者可以幫助解決。經(jīng)過統(tǒng)計全廠有4個貧困戶家里的十三畝麥子需要收割。在一個周六的早晨,黃學軍帶領30名京和志愿者浩浩蕩蕩來到麥田,志愿者里有全國勞模、北京市勞模北京榜樣、北京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有北京來的職工,更多的還有當?shù)芈毠ぁ4蠹覔]動鐮刀,冒著炎炎烈日收割著麥子,“京和志愿者”的大旗在藍天下格外顯眼,每到一個村子都引來許多關注的目光,快樂和自豪洋溢在臉上,艱苦的農活被他們渲染的輕松快樂。
冬天給貧困戶送煤、夏天幫貧困戶蓋房、帶貧困戶就醫(yī)看病……這些是黃學軍三年來每天都在做的事,他的幫扶親戚有23家,他幫助過的工人和貧困戶遍及廠區(qū)周邊幾個鄉(xiāng)幾十個村。黃學軍的付出得到了職工的尊敬,每逢民族節(jié)日,他們爭相邀請黃總到家里做客,用美食和最樸實的語言表達著感激之情。
黃學軍就是這樣把黨對自己培養(yǎng)的恩情化成責任,再把自己對黨的熱愛化成愛心,他總是說:一個人能力有限,眾人的力量是無窮的,幫困扶貧就要黨員帶頭,群眾跟上。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京和紡織在黃學軍的帶動下成為民族團結模范企業(yè),北京援疆突出貢獻單位。(中國日報社北京記者站 杜娟)
(杜娟)